黨史學習教育

    黨史學習教育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黨史學習教育】學院各教工黨支部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專題學習

    發布時間:2021-04-09  作者:  浏覽次數:

    根據學院黨委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及“黨建課程表”的統一安排,學院各教工黨支部4月8日下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集中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各教工黨支部書記主持學習活動。

    化學系第一、第二黨支部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再動員

    48日下午,化學系黨支部召開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會議,集中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史。化學系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全體黨員參加了學習活動,會議由化學系第二黨支部書記梁建功主持。

    梁建功首先帶領大家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的主要精神,他圍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黨史學習教育要突出重點”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務求實效”等三個方面進行了解讀和分析。随後,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史”為主題,分别就“共産黨的成立和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争時期”、“解放戰争時期”等帶領全體黨員回顧了1919年到1949年中國共産黨的光輝發展史。

    在學習與讨論環節,王運、曹敏惠、吳園、李子龍等同志結合自己的學習交流了心得體會:大家一緻認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為積貧積弱、飽受欺淩的中國帶來了希望與光明;中國共産黨一百年的發展史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一百年;中國社會,尤其是農村的巨大變化讓我們每個人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産黨的偉大與光榮;在中國共産黨發展壯大的過程當中,許多共産黨員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都是我們每個共産黨員學習的榜樣;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認真學習黨史,領悟和踐行黨員标準;在教學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利用課堂的陣地,做好課程思政,守好一段渠,把立德樹人融于教學之中,為國育才。

    最後,梁建功結合學校和理學院的安排布置了下一階段支部的學習活動要求,希望大家以建黨百年為契機,加強“四史”學習,以豐富多樣的學習形式,實現“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緻,把各項做落到實處,為學院和學校的各項事業發展作貢獻。



    數學與統計學系教工第一黨支部聯系實際開展黨史學習

    48日下午,數學與統計學系教工第一黨支部在逸夫樓黨群之家召開黨員大會,集中開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專題學習,支部書記石峰同志主持會議。

    石峰同志首先領學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他談到,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在近代以後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為了中華民族的複習,老一輩的革命家艱難探索創建了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争從此就有了主心骨。新民主革命是無産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産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程主要包括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新中國的成立标志着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中國人民從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随後,全體黨員先後發言,暢談學習體會。支部委員李燕同志談到:“通過此次專題學習,我對中國共産黨成立的時代背景,以及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鬥建立新中國的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中國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登上了曆史的舞台,為了尋求救國救民道路,成立了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制定了廣泛發動群衆進行武裝鬥争、建立統一戰線等正确的路線方針,帶領百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終于走向了民主的發展之路。由此我深深的認識到,隻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隻有共産黨才能發展中國”。童言同志在談黨史學習感想時說:“作為共産黨員,我們必須不忘初心,以華夏民族的偉大複興,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為自己的終極奮鬥目标。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我也将緻力于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善心,教導他們要熱愛民族、關愛他人,隻有如此才不負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使命”。

    石峰同志最後強調,黨史學習不是一知半解的簡單閱讀,也不能一蹴而就,全體黨員要聯系實際,持之以恒,全面系統地深入學習,真正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數學與統計學系第二教工黨支部研學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會議

    4月8日下午四點,數學與統計學系教工第二黨支部全體黨員在逸夫樓二樓教創中心開展黨史學習活動,集中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學習活動由支部書記董旺遠主持。

    董旺遠同志介紹了理學院黨史學習活動實施方案,支部将分不同的曆史階段系統學習黨史,方案中既有理論學習,也有實踐活動。本次學習活動以黨史上的重要會議為切入點,他從三個方面領學了古田會議。一是确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古田是新型人民軍隊揚帆起航的地方;二是古田會議确立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建軍思想;三是古田會議明确了“民主集中制”在黨的組織建設上的重要性。

    支委韓朋舉同志分享了遵義會議的曆史意義。他認為遵義會議是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危難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支委鄒翠明同志則介紹了中共七大的學習體會。她認為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産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革命進程産生了重要影響。

    董旺遠同志強調,黨史學習貴在平時,貴在堅持,我們要傳承好黨的寶貴曆史經驗,讓黨的光輝精神永放光芒。




    物理系教工黨支部黨員集中暢談新民主主義革命黨史學習收獲

    48日下午,理學院物理系教工黨支部在逸夫樓A210開展黨史專題學習活動。活動由支部委員後德家主持,理學院副院長成協設同志參加。

    首先,支部委員後德家講了“黨史專題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微黨課。他用豐富的圖片、史料、詩詞等展示了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曆史風貌;展示了我黨堅決徹底地同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争;展示了我黨經過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最終于推翻這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獲得解放的豐功偉績;展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随後,成協設院長分享了自己仔細研讀黨史的收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許多鮮活的事例,像半條被子的故事,像長征途中英勇犧牲的革命戰士的信念和信仰等等,都感染我們,給我們信心。”成協設院長指出:“我們要以黨史為教材,深刻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産生原因,過程中的變化,領會共産黨人勇于鬥争,善于鬥争的精神,總結這段曆史給我們的經驗,做好自己的工作。另外學習形式可以多樣化,實地學習,影視作品學習等都是不錯的方案。”

    熊娟談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為中國共産黨從建立到完成建國大業的曆史,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與群衆基礎。我們更加堅信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帶領中國走向勝利,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建立獨立、民主、自由、文明的國家。

    劉熹微談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學習黨史,也要結合教學科研工作實際來學,從黨史中汲取信仰、思想、方法、精神,推動本職工作上台階。

    通過本次黨史專題學習活動,大家一緻認為,作為教師應當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牢記自身肩負的使命,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史為鑒”,不斷提升自己,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行政教工黨支部書記領學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

     

    4月2日下午,行政教工黨支部在逸夫樓B221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史專題學習支書書記成協設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大背景、革命曆程、曆史意義和基本經驗等方面進行講解。

    1840年開始,中國逐漸喪失獨立地位,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人民為反對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統治進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撓的鬥争。五四運動開始,我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包括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全民族抗日戰争時期、人民解放戰争時期。

    成協設強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具有深遠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在世界範圍内,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繼十月革命勝利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成協設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革命發展的曆史必然。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就是因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資産階級民主,以人民共和國代替了資産階級共和國。當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離不開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領導、廣泛統一戰線的建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中,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确領導下,在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在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下,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在舊中國的統治。

    在成協設講解後,盛平安、周培根兩位同志分享了此次黨史專題學習的心得體會。盛平安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是非常重要的曆史,沒有這段曆史就沒有新中國。這就要求我們應當不斷學習、深入學習,才能真正理解這段曆史。周培根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是十分龐大的曆史,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學習,去吸收這段曆史。對于“八七會議”“遵義會議”等重要轉折,“五四精神”“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等重要精神,我們應該重點學習,結合當時的曆史背景,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曆史走向。

    成協設作最後總結,他要求黨支部全體黨員同志認真研讀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書籍,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這段曆史進行更加深入學習。他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是一段奮鬥史、鬥争史。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我們經曆了什麼樣的鬥争才能有新中國,不同階段采取的手段是不一樣的,應結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感悟這段曆史。

     

    版權所有:Copyright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77779193永利官网化學樓

    郵箱:chem

    電話:027-87282133

    郵政編碼:430070

    學院官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