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皓月)11月21日下午,理學院在逸夫樓B212會議室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精讀精講”集體備課活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青平,學院班子成員、師生黨支部書記、教師黨支部支委、輔導員等4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活動由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主持。
譚佐軍院長聚焦“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宣講主題談到,要準确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中國特色,通過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加深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把握,要明确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結合實際工作,他認為,落實高校的“五大職能”,要踐行“雙提雙支”理念,激發數理化教師的内生動力;要服務國家戰略目标和任務,引導老師堅持“四個面向”,開展有組織的科研,認識到“要我做什麼”比“我會做什麼”更重要,積極引導老師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想清楚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共同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創新全鍊條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和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優化升級專業布結構布局,為學校一流人才培養貢獻理學力量。
祝鑫副書記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奔赴夢想的遠征”這一宣講主題展開,首先以遠征者、旗幟、行囊、道路、目的地等要素系統呈現“新征程是充滿夢想與榮光的遠征”圖景,進而從三個方面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奔赴夢想的中國方案,一是回望走過的路,帶領師生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脈絡,重點講清楚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等國家領導人對“四個現代化”的構想、講清楚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命題的初衷、講清楚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闡釋;二是走好腳下的遠征,“中國式現代化”何以不同?重點從中國式現代化是參與人數最多的遠征、更富道義的遠征、更具人本性的遠征、更高品質的遠征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質要求;三是展望未來的遠征,重點突出遠征中的青年擔當,圍繞立志做大事,要有大理想;立志做先鋒,要有大本領;立志做奉獻,要有大擔當等,講述校内外優秀青年的奮鬥故事,引導師生時刻牢記曆史使命,把握準确把握時代方位,自覺擔起曆史責任。
學院黨委委員陳洪就“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宣講主題談到,要闡述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發展理念,總體國家安全觀所包含的具體内容,以及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角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現代化。結合所從事的人工智能、智慧農業等具體研究工作,他認為,一是明确隻有突破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系統,才能在科技、經濟、軍事上實現國家安全;二是引導師生進一步認識做好數學底層創新的重要性,以及與國家重大需求融合的必要性,勇闖人工智能無人區,為高科技的安全貢獻力量;三是要以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支撐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成協設副院長認為,宣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要準确理解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新”。聚焦新的發展格局,要堅持一個主題、處理好三個關系、把握好五個重點、強調兩個堅持,準确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意義。結合工作他認為,作為農業高校,要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内容,搶抓機遇,從高質量人才培養、推動教育教學創新、教學團隊建設、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高水平數理化教學實驗室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着力,推進學校和學院高質量發展。
曹菲菲副院長談到,要圍繞“堅持三個第一、實施三大戰略、開辟兩新方向”,講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牢固國家強盛之基”這一主題。結合具體工作,她認為,黨的二十大開啟了科教興國的新篇章,師生既要了解蘊含的大道理,更要以知行合一的行動自覺,不斷将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轉化為教學科研的生動實踐;要迎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浪潮不畏難關,敢拓新途,努力在科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當中培養新人,産出新成果,實現新突破;要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科技報國之志,為祖國的科技自立自強而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應有的理學力量。
沈婧芳副院長談到,以“準确定位文化自信自強的時空坐标,凝聚理學支撐力量”為題,分為三個部分開展宣講,一是介紹文化以及文化自信自強,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為基本最為深層而持久的力量。二是闡述文化自信自強的空間、時間坐标定位,明确我們應該怎麼做?三要提出從研究生教育教學的視角踐行文化自信自強的路徑,要準确把握文化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明确數理化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力量;提出研究生教育教學要有文化浸潤;鼓勵研究生要有敢于突破卡脖子問題的自信與自強,進而輸出數理化課程的文化精神能力。
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聚焦“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的宣講主題談到,要通過古代文化與近代文化的鮮明對比,引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通過講述黨的百年奮鬥史闡明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使命就是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明确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必須要開展偉大鬥争、實施偉大工程、開創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這四個偉大之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要踐行偉大的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結合具體工作,要堅持黨建引領,擦亮黨建品牌;教學立院,建成學校教學示範區;科研興院,入主流、融一流、創特色;文化潤院,打造核心凝聚力。
會上,與會師生就學院宣講團成員的宣講内容進行了深入交流讨論。數學與統計學系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董旺遠談到,文化自信自強要凸顯我校文化建設的“三品”和“三個更”。行政教工黨支部書記成協設認為,講述中國式現代化要逐字逐句悟、原原本本學。研究生輔導員劉暢談到,要進一步把握宣講對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宣講工作,提出具體的學習實踐要求,推動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落細。本科生黨員戢旭峰談到,宣講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建議以國際化視野進行對比講述,有利于推動自身發展。
青平副校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學院“精讀精講”集體備課活動目标明确,組織有力,成效突出。他選取黨的二十大報告原文中的字句進行了示範宣講,他談到,講“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就要突出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宣講“着力發展實體經濟”,就是要闡明實體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宣講“社會保障體系”,就是要激發勞動者的貢獻力和創造力等。他強調,宣講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是要以深度閱讀為基礎,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主線,以精細備課為前提,講清道理、學理和原理,彰顯宣講的吸引力和邏輯性。二是要理論要聯系實際,踐行群衆路線,注重聯系社會實際、學校實際、學院實際、學生實際,注重宣講語态,做到宣講内容通俗易懂。三是要突出重點、難點,聚焦核心問題進行詳細宣講,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入行。
(編輯:皓月 審核:祝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