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譚佐軍作黨的二十大精神“精讀精講”宣講報告

    發布時間:2022-12-10  作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皓月)12月9日下午,為深入推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學院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全院教職工大會,學院院長譚佐軍為全體教職員工作題為“融一流 創特色 五位一體,着力提升基礎理學研究創新能力”的“精讀精講”宣講報告。報告會由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主持。

    譚佐軍院長指出,黨的二十大是我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他認為,這一論述源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科協的第十次代表大會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目的在于強化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因此,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科技革命和産業變端的發展變革的發端,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标,就要夯實基礎研究的根基,大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他以二戰後美國的科技發展、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為切口,闡釋基礎研究呈現出了基礎科學問題孕育了重大的科技突破;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深化,學科的界限日益模糊;科研範式迎來了深刻變革;基礎研究成果轉換周期明顯縮短等四個特點。他強調,智慧農業是學校大力發展的領域,從智慧農業來看,從天上到地下,農作物從種植到收獲,都應用了大量的信息化的成果,材料與信息領域的科技成果正迅速在新産品當中應用,基礎研究也進入了大科學時代。

    他指出,學院異緣的數理化教師存在着脫離原有學術隊伍的茫然、價值取向偏失的困境、科學科研文化的缺失等方面的問題。他認為,針對基礎數理化基礎學科對一流學科的建設支撐不夠的問題,學院要強化交叉融合,找到全體理學人都認同的觀念,并使之成為共同的認識和願景;針對老師漠視學術取向的問題。要優化科研團隊,開展有組織的科研;針對缺乏研究基地和平台經費渠道展開放度不夠的問題,要以申報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為引領,推進交叉研究,有序開展,主動對接;要落實“雙提雙支”的理念,引導全體教師在交叉研究上下功夫,實現交叉融合發展。

    他認為,目前化學學科形成的納米生物分析與健康材料、化學有機合成與綠色農藥三個學科方向,具備了農業與農業生物環境等領域高度交叉融合的學科特色。物理學科凝練出了智能感知材料與分析,農業光電信息工程兩個方向也具備交叉融合的潛力。數學學科凝練出了人工智能與統計分析,微分方程與分析幾何交叉融合也初具成效。目前的關鍵是在新農科背景下面,知識範疇和研究問題以及研究範式組織方式,組織載體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學科建設的核心任務是要融合發展,基礎理學關鍵是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把基礎理學優勢輻射到學校的傳統農科。

    他強調,要強化基礎理學學科建設,鼓勵教師積極投身學科交叉融合,持續優化基礎理學學科的專業布局,參與有組織的科研,打造基礎研究的支撐力量。全體教職員工要全員動員,主動對接、項目運作,參與一流學科的重大項目,力争在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上面參與攻堅,推動實現前瞻性的基礎研究,引領原始成果的重大突破,彰顯基礎理學的貢獻力。學院要更加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的基礎研究的團隊;要以申報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為契機,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要營造潛心向學、鼓勵探索、允許失敗、求真、求實的創新文化氛圍;要設立學科交叉的研究生培養專項,促進交叉融合;要改革評價機制,着力提升學院“雙一流”建設的理學貢獻力。

    他強調,要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決策部署,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科技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的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的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共同打造一流理學、美麗理學。

    (編輯:皓月 審核:塗俊才)

     

     

    版權所有:Copyright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77779193永利官网化學樓

    郵箱:chem

    電話:027-87282133

    郵政編碼:430070

    學院官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