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繼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發布時間:2022-12-16  作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皓月)1215日下午,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采取騰訊會議線上方式繼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研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參加學習研讨,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主持會議。

    全體成員集中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第十四部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18章至20章内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近期關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包括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上的重要講話、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重要講話、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等。

    院長譚佐軍談到,作為高水平大學,我們肩負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曆史使命,要努力開創高等農林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推動世界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辦學院就是辦大學,特别是基礎理學,發揮着支撐支持學校一流人才培養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深入思考學科如何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如何推進、如何參與有組織科研、提高科研實效,教師發展規劃如何落地有亮點等等。學院正在推進十四五規劃,我們要對标對表,聚焦規劃任務、核心指标,認真梳理總結我們的亮點工作、特色工作,認真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正視短闆,要抓重點人、做重點事,營造熱愛教學、銳意教改的良好氛圍,形成 “學科重擔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共識,提出更有力的舉措來推進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

    院黨委副書記祝鑫談到,“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程度空前加深,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作為思政工作者,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确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重點要引導學生正确認識中國與世界、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開放思維、國際勝任力。她認為,要加強時事教育,客觀了解當前世界,避免盲目自信;要進行曆史比較教育,認識到曆史發展的曲折性;要增強理性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正确認識世界的多樣性,避免中外兩分的認識論;要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副院長成協設談到,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把我們自己的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立足中國大地辦教育,相信我國的教育體系、我們學校、我們學院是能夠培養出大師、優秀人才出來的,要在這個基礎上發揮鬥争精神,推進改革創新;要推進高質量的對外開放,教育、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是人類共同的财富,要主動去與高手打球,與高水平大學、高水平數理學院溝通交流,敢于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先進教育模式為我所用;要敢于在與國外高校合作交流中發聲,主動在各類國際教育大會中宣傳我們的教育方針、教育模式和教學改革,為世界教育貢獻中國智慧,要像我們這幾年推進在線教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一樣敢于去引領世界高等教育改革。

    副院長沈婧芳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個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通過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鑒、綠色低碳的方式,為全人類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放性、發展性的理論品格,體現了中國緻力于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崇高目标,體現了中國将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責任擔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工作實際,她表示,要努力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與國外著名大學的合作辦學,推動本科生、研究生互訪交流,不斷培養學生國際視野。

    副院長曹菲菲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人類發展更加和諧有序、可持續。高等教育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扮演重要角色。高等教育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理念引領、科技進步、成果産出、産業升級、文明交流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撐。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應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高層次的國際學術論壇、國際實踐項目和合作辦學項目,促進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與共融共通。同時,發揮科研優勢,産出高新技術,在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理學院全體教師就是一個“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數理化三系教師要團結一心,從自我做起,在教學科研上齊心協力,将學院事業建設到新的高度。

    副院長曹敏惠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在3個部分闡述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宣示了中國共産黨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政治主張。教育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人文交流各領域發展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學校是“人”與“文”的聚集地、思想的交彙區、知識和文化的交換場、創新的策源地,同樣也是人文紅利的生發地,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中具有天然的獨特優勢。站在新征程上,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開展教育國際合作與人文交流,統籌國際國内兩種資源,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且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青年和中外人文交流使者;要支持每一位老師得到發展,喚醒教師内心的教育情懷,尋找一種與自我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實現自我的認同,從而實現學院的全面發展。

    院黨委委員陳洪談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系,緻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彙合點;就要堅定奉行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作為一名從事數學教學和機器學習研究的高校教師,基于學科特性和團隊研究方向,從過往的經驗中,深刻認識到開放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今後要進一步積極發展與國際國内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友好平等合作,一要推進青年師生訪學計劃,支持團隊青年教師和研究生走進去,二要積極探索訪問學生引進來,三要創新校内外導師聯合指導機制,從而提升團隊老師、學生的全球化視野,依托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來提升科研的自主自強,更好的惠及我們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

    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談到,威嚴莊重、氣勢宏大的北京天門安城樓上有兩幅大标語,一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另一幅為“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彰顯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偉大胸懷、雄渾氣魄和巨大力量。他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加速演進,各國都在思考未來之路,黨的二十大給出了中國答案,那就是:對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對外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緻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他認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堅持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不确定不穩定的國際社會注入寶貴的确定性穩定性,為世界和平增強希望,為全球穩定增加信心,為共同發展增添動力。他表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堅持開放辦學,在立德樹人過程中弘揚人類共同價值。既要有立足中國大地辦好大學的自信,也要兼容并畜洋為中用取長補短,要積極吸取國外高等教育好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經驗,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我們的教育質量。要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人類共同價值,觀照人類的命運,觀照和平與發展、公平與正義、民主與自由, 做一個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編輯:皓月 審核:塗俊才)


    版權所有:Copyright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77779193永利官网化學樓

    郵箱:chem

    電話:027-87282133

    郵政編碼:430070

    學院官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