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皓月)2月6日下午,學院黨委召開民主生活會前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通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的決策部署,結合學院工作實際深入進行學習研讨。學校紀委監督監察室主任、督導員鄒亞及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參加學習研讨。
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他表示,黨的二十大後中央政治局召開首次民主生活會,為全黨樹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位高遠、思想深邃、内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學院黨委要以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為示範,高質量開好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确保達到統一思想、增強團結、強化使命、改進工作的目的,切實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理學力量。
院長譚佐軍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他談到,“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做好“三農”工作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中國特色;要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指出,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學校襄陽校區即将啟用,作為基礎學科,全體理學人要明晰大勢、把握大局,在學校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勇當領頭羊,做出大作為、取得大成就。
黨委副書記祝鑫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給“本禹志願服務隊”回信精神和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她認為,要将“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的志願服務精神融入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将“強農興農,知農愛農”的涉農高校新時代使命融入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養;要引導學生發展方向主動對接國家糧食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等戰略需求,加快重大科學問題攻關,加快農業科技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發揮科學技術創新引領和先導作用;要引導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不斷在農業科技核心關鍵領域和“卡脖子”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副院長成協設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黨章》、《關于新形勢下黨内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中國共産黨黨内監督條例》、中央八項規定等黨章黨規,對于如何加強黨的建設提出了根本遵循。他認為,要加強和規範黨内政治生活,發揚我黨的優良傳統和組織優勢;要正确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黨員幹部要嚴于自我剖析,對待批評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堅決克服文過飾非、知錯不改的錯誤傾向;要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積極營造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紀律又有自由的政治局面。
副院長沈婧芳談到,《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揭示了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史的成功密碼和曆史經驗。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黨的百年奮鬥曆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我們黨百年的奮鬥史的目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我們黨百年的奮鬥史的路徑就是奮鬥、鬥争與勇于自我革命;我們黨百年的曆史經驗就是吸吮着中華民族漫長奮鬥過程中積累的文化養分,牢牢掌握曆史前進的主動權,昂首邁向新的偉大征程。再出發,我們要自信自強、團結一心、奮鬥不息。
副院長曹菲菲談到,黨的二十大就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戰略部署,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做好下一階段“三農”工作作了具體安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讓我們對于科技對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意義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要深刻把握推進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所在,積極開展農業科技關鍵問題攻關。要堅持以農業發展的現實需求為導向,針對農業生産經營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行科技攻關,真正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成果送進億萬農民家,為我國農業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應有力量。
副院長曹敏惠談到,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戰略人才力量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面向未來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要用人格啟迪智慧,用真情引導成長,讓青年學子在正能量的引導下,獲得心靈的溫暖和靈魂的豐盈,從而點亮人生,開啟無限未來;要着力推動思想引領和專業教育同步,價值觀領航學生成才;要堅持“四個正确認識”和“四個自信”,錘煉學子高尚品格;要強化内涵式教育發展,勇擔教書育人新使命。
學院黨委委員陳洪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富有戰略眼光,思慮深遠,内涵豐富,兼顧綱領性和針對性,深刻體會到日常工作中“算大帳,算長遠帳”的重要性。作為高校教師,要勇于擔當,善于謀劃,主動适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對我們工作的新要求,要提升數學學科的支撐能力,積極融入學校新興交叉學科平台,增強敏銳感與緊迫感,培育颠覆性創新能力,努力做一個不可替代的學者。
塗俊才在學習總結時指出,實踐充分證明,“兩個确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将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進行系統謀劃,極具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新征程上,要把對“兩個确立”決定性意義的深刻領悟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牢記“國之大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塗俊才強調,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教育強國、農業強國,對學院黨委和廣大黨員幹部特别是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精神狀态、作風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學院黨委要帶頭提升履職能力、帶頭強化擔當作為、帶頭堅持系統觀念、帶頭發揚鬥争精神、帶頭弘揚優良作風、帶頭保持廉潔自律,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師生本領、防範化解風險隐患本領。要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充分發揮領導幹部是引領黨風和社會風氣的重要風向标作用,不斷強化執行力,把學院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年度工作要點落地落細落小,不斷提升數理化課程供給質量,支撐一流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數理化學科貢獻率,支持一流學科建設,以實際行動推進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編輯:皓月 審核:塗俊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