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 暢 陳琪夢)4月14日下午,一場大自然的讀書會在獅山林中路舉行,來自不同學院的近40餘名師生相約在樹木幽幽蒼翠、藤蔓花草雜生、好鳥嘤嘤成韻的大自然裡,或撫琴品茗,或誦文吟詩,或探讨人生,悅讀經典,馥郁芬芳。
山林間百鳥啁啾,師生團坐,在幽幽琴韻與陣陣茶香中,循着書中智慧,師生們自由分享在閱讀中産生的情感與思想。“《瓦爾登湖》裡,梭羅與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物一起共享大自然的恩惠。讀到這樣一曲融合自然與生命的頌歌,這不禁讓我思考,為什麼我們要生活得這麼匆忙?”經管院任漢铖同學抛出了自己的困惑。“生活中我們總是步履匆匆,很少停下來去感受自然、體悟生命,但卻是宇宙萬物、鬥轉星移這些自然之美賦予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園林院王滑老師分享了自己求學期間無意闖入自然的奇妙經曆,并帶領大家通過《看不見的森林》觀察動植物間複雜而又微妙的關系,共同追尋生命的意義。
林中多歧路,讀書無盡意。理學院金浩然同學在《不便的便利店》中閱讀人間溫情,感受人性善良。園林院賀佳同學在《花與樹的人文之旅》裡試着放下絕對專業的科學辨析,學着從時間角度、地理角度等更綜合的視角去了解自然博物。信息學院段怡靈同學在《深海:探索寂靜的未知》中感受到了“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回歸自然之感。預科班李安樂同學在一口氣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後,感慨到“我們應該喚起内心深處的熱愛并勇敢追尋,有自己對生活的價值的判斷,成為一個有靈魂的個體。”
風聲飒飒,書聲朗朗,師生自發誦讀繞人心弦的美麗文字,以讀書之名叩問生命的意義。“瀑布歌唱到,得到自由時,便有了歌聲了。”“Night's darkness is a bag that bursts with the gold of the dawn.”......理學院祝鑫老師與研究生周志鵬、陸飛帆不約而同地選擇在現場深情朗誦《飛鳥集》裡的詩句,帶領大家感受泰戈爾對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這本散文詩集最大的特點是智慧的深刻和篇幅的簡短,在這本書中,無論是白晝與黑夜,還是落葉與流螢,都借助了語言的魔力,散發出詩性光芒。”這些給疲憊心靈帶來慰藉的美麗詩句,引起了外語學院李敏勤同學的共鳴,她在學業繁忙、成長困惑之時,喜歡重讀《我的阿勒泰》來幫助自己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難得的平靜和屬于自己的烏托邦。
“特别期待着能在林中路上和大家相遇!”春雨淅淅瀝瀝,讀書聲聲潤心,應邀來到“林中路讀書會”現場的文化辦馮楠老師,深情朗讀了為此次“林中路”讀書會創作的詩歌《林中路之問》。她談到,“大家分享的這些經典的作品不僅推進了社會的進步,其實更多的是改變我們自己,我們在閱讀中産生所有感悟對未來的自己都可能是一種推動作用,所以我們倡導深度廣義閱讀,有些書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感悟。”活動結束後,食科院袁陽宇同學依依不舍,“林之美、路之思、綠之情、山之境、書之雅,這種沉浸式閱讀體驗,讓我真切感受到讀書,實在是一件啟發智慧、慰籍心靈、實在是一件幸福且快樂的事情!”
水産學院劉倩倩同學激動地在朋友圈向好友“安利”這場“大自然的讀書會”:“坐在林中小路與老師同學一起讀書,微風吹着綠林,鳥鳴合着琴聲,書香伴着茶韻,無論是在視覺、聽覺還是嗅覺上都是極佳的享受!”活動結束後,師生們現場撿拾獅山草木花石制作“林中瓶”,記錄下屬于自己的美好春日時光。
據悉,理學院圍繞今年獅山讀書節主題“大地的芬芳”,聚焦“人與自然”,将在林中路、樂樂園、南湖邊等親近自然的地方策劃系列讀書活動,帶領師生在蘊含智慧芬芳的自然意境中,跟随習近平總書記的書單一起品讀經典、感悟經典,深刻感受大地萬物升騰的勃勃生機。
(編輯:周源傑 審核: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