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學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團學工作  >  團學動态  >  正文

沈婧芳:讓數學之美浸潤學生心靈

發布時間:2023-04-18  作者:  浏覽次數:

(通訊員:匡  敏 陳迪炎)嚴謹、理性,是大多數人對數學老師的刻闆印象。然而,在學生眼中,沈婧芳教授卻有些“與衆不同”。

從教17年,數學教學與研究占據了沈婧芳職業生涯的大半時光,生活始終如她所鐘愛的數學一樣,簡潔、精确,但這卻并不妨礙刻進她骨子裡的溫暖、浪漫和堅定。

"别怕,有我在”

談及從教初衷,沈婧芳坦言:“成長路上,我遇到過許多好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對我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關愛學生、崇尚平等、以德育人……老師們的閃光點,在沈婧芳身上都得到了豐富的内化與展現。

2021年5月的一天,逸夫樓二樓辦公室,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是學生麗麗(化名),正在為當日課程做準備的沈婧芳接過電話,輕聲問:“你好麗麗,怎麼啦?”

電話那頭,是麗麗低沉的聲音:“沈老師,我體檢結果顯示異常,醫生懷疑是腫瘤,讓我盡快去校外醫院複查,想和您請幾天假……”

沈婧芳心頭一緊,她立刻心疼地說:“麗麗别怕,有我在,我馬上送你去醫院!”

放下電話,沈婧芳一個箭步沖出辦公室,直奔麗麗所在的位置。将麗麗送達醫院後,她特地叮囑課題組同學陪同就醫,再匆匆趕回學校上課。

臨走時,她溫柔地對麗麗說:“别怕,現在醫術很發達,不會有事的,我們都在你身邊。”

麗麗住院期間,沈婧芳多次前往醫院看望。當麗麗的父母從老家湖南趕來時,看到被老師和同學精心照料的孩子,兩位老人感激地握着沈婧芳的手,眼淚奪眶而出……

如今,即将碩士畢業的麗麗愈發堅定,要向沈老師那樣,成為一名溫柔但有力量的老師。

得知麗麗的求職意向後,沈婧芳非常高興,她一面鼓勵麗麗大膽去面試、主動推介自己,一面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教師崗位的招聘信息後推送給她。

這些溫暖的舉動,讓麗麗倍感溫暖,她動情地說:“沈老師對我的關愛,如涓涓細流在心中流淌,隻要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力量。”

“感人心者,先乎情”,在沈婧芳看來,師愛是不求回報的甘心付出,是數年如一日的長久滋養,更是教師責任與使命的體現。

17年來,沈婧芳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從默默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到悉心幫扶學業困難學生,她的言傳身教,也在學生心中播撒下了愛的種子。

“相信自己,你能行”

在沈婧芳心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塊尚待雕琢的璞玉,她說,作為老師,就是要将他們“雕刻”成一件件價值連城的“珍品”。

對理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謝學林而言,沈婧芳老師就如同一盞指明燈,照亮他在逐夢路上不斷前行。

2020年,剛考入77779193永利官网的謝學林還是個性格内斂的大男孩,第一次見面後,沈婧芳便看出了謝學林身上渴望上進的那股子勁, 她告訴謝學林:“我覺得你有學數學的潛力,适合做研究。”這句簡短的鼓勵,一下子點亮了謝學林心中的夢想。

那個暑期,沈婧芳特地給謝學林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業”。也是通過這份作業,謝學林很快熟悉了課題組研究領域。研究生一年級期間,謝學林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漸入佳境,并很快在沈婧芳的指導下發表了兩篇學術論文。也是在沈婧芳的鼓勵下,他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向“湖北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投稿了一篇論文。令謝學林欣喜的是,這篇論文獲評“湖北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優秀論文”,得到了現場諸多高校教授的好評。

會後,武漢大學呂錫亮教授特地與謝學林面對面交流,并邀請他前往武漢大學開展一次學術交流。謝學林的出色表現為自己赢得了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如今,他已成為呂教授課題組的一名“準博士研究生”。

“隻要學生找到我,我就有責任幫助他們。”沈婧芳說。正是這份質樸的想法,改變了很多學子的人生,理學院2011屆畢業生李烨便是其一。

多年以後,那個和李烨暢聊的下午,讓沈婧芳至今無法忘懷——匡敏 陳迪炎

那是六月的一天,沈婧芳收到了即将畢業的學生李烨發來的邀約:晚上一起去夢澤園吃頓飯。

盡管隻是自己教過一學期課程的學生,但李烨的名字卻讓沈婧芳印象格外深刻:18歲那年,她不幸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休學兩年後,她才重返校園學習。

一見面,李烨便笑着問沈婧芳:“您還記得三年前我給您發的那封郵件嗎?”

“當然記得!”當年的那份郵件又浮現在兩人腦海中。李烨在郵件中說,盡管她所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從小熱愛音樂的她,非常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去從事音樂領域的學習研究,可是兩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仿佛有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這也讓她對未來十分迷茫。

“科技與音樂本身,亘古以來就是相生相伴的,這幾年,計算機音樂領域已經在飛速發展,目前北京大學也設置了計算機音樂專業,如果你真想,可以去報考北大的研究生,相信你一定能夠如願。”沈婧芳認真地在郵件中回複。

正是這封郵件,讓當時備受病痛折磨的李烨看到了奮鬥的希望。在李烨看來,計算機音樂專業,仿佛是上天為她而設計的,就算是再難,她也要試試。

在李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畢業那年,李烨如願考取了北京大學計算機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

那一晚,師生二人一直聊到夜深,從學業到家庭,從興趣愛好到職業觀……

研究生不能隻會做科研

每逢學期末,沈婧芳教授的課題組都會舉行一次特别的學期總結會。讓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要屬“樂于助人獎”“最勤奮獎”“科研進步獎”等獎項的評選。

沈婧芳說:“作為導師,僅以學術成果的好壞來評價學生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看重學生的品行。設置獎項的初衷,就是要讓課題組成為一個‘正能量場’,激發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這種氛圍的耳濡目染之下,課題組積極上進、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讓麗麗最難忘懷的,是住院期間團隊師生輪流去照顧自己的情形,她說,身處這樣團結友愛的集體是自己的幸運。

而在開展科研之餘,團隊研究生李健、夏雨、肖美美等還積極投身學校和家鄉抗疫志願服務活動中,有關部門還特地來信表達對同學們的感謝。

除了設置獎項,沈婧芳還堅持帶領學子們走出研究室,從77779193永利官网倍閱書店,到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再到武漢大學藝術館,都留下了師生們探索的身影。一行人在參觀、交流中探讨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妙趣,共話學科交叉之美,這番其樂融融的場景,成為師生們心中美好的記憶。

謝學林說:“這些經曆不但為繁忙的科研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讓我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領悟。”

為了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沈婧芳特地引進浩雲科技、烽火通信、泰迪智能行業案例資源庫,研發課程《Python機器學習算法實現》,讓同學們受益匪淺。2021-2022年,赴浩雲科技參加聯合培養的兩批同學協助該公司攻克了兩個重大技術難題,同學們的出色表現得到了該公司董事長高度評價。看到同學們用所學知識造福社會,沈婧芳倍感榮耀。

“讓更多人愛上數學”

“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後,隐藏着什麼樣的秘密?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中,有多少個黃金分割點?π是一首神曲嗎……”

每逢“數學文化欣賞”課,師生們一同品鑒詩詞的旋律、節奏與意境之韻,賞析數學的妙趣、思辨與通達之美,抽象的數學問題在她的講解下變成了直觀的視覺、聽覺享受,數學的浪漫與詩意,也在學子們心中激蕩起朵朵浪花。

沈婧芳說:“數學不僅是科學的工具和語言,更是嚴謹的思維方式和值得傳承的文化精神。作為數學老師,我希望通過數學傳遞精神的火炬,帶給大家全新的思維模式、嚴謹的推理能力,以及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工學院2020級博士生連國黨看來,沈老師不僅有“化繁為簡”的本事,更有啟迪思維的技巧。

為了讓博士課程《現代數學》更好地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沈婧芳結合同學們的研究方向,精細設計教學專題,并在課堂上開設“博士微論壇”,每次課後,都會有不少同學和沈婧芳就數學理論與自己研究方向的結合點進行深入探讨,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互動中激發、碰撞。

2021級博士生湯文權在課程報告中寫道:“我的研究課題研究方向為農産品圖像處理,沈老師講解的分形理論給了我很多新思路,将來我想嘗試将分形理論應用到我的研究領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看到同學們在數學學習中受益,沈婧芳打心底感到高興,她說:“數學的發展、至善與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希望我的努力能讓更多學生喜歡數學,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成長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

正是這份初心,激勵着沈婧芳在數學文化教學與研究領域不斷深耕。

17年間,她帶領數學文化團隊主持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等13項科研及教研課題,在全國農林院校中率先開設《數學思想史》《數學的美與理》等數學文化類課程,出版了融科學性、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數學文化欣賞》《數學秘境追蹤》等著作。相關課程建設成果榮獲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主講的《數學文化欣賞》課程獲評省級一流金課、校級優質課程、校級思政示範課程、校級重點建設課程等。

也許,“讓數學被更多人喜歡”并非易事。但在沈婧芳看來,人生與數學有相似之處,她說:“微積分告訴我們,要做成一件事,往往可以從簡單的做法入手、從局部入手,逐漸走入複雜、走入全局。也許我的力量有限,但沿着正确的方向堅持下去,一定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編輯:周源傑 審核:祝鑫)

版權所有:Copyright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獅子山1号77779193永利官网化學樓

郵箱:chem

電話:027-87282133

郵政編碼:430070

學院官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