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程思源 裴一諾)“一口訴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10月28日晚上的襄陽書院中心廣場熱鬧非凡,唱念做打,喜怒哀樂,一場非遺與青年學子的邂逅正在進行。襄陽梨園藝術團受邀在襄陽書院上演一場精彩的襄苑皮影戲表演,師生們一同感受襄陽文化的燦爛與魅力,光影間共賞國粹之美。
“三尺生绡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诙諧。”在表演開始前,主持人向同學們介紹了皮影戲的由來、發展及文化特征,“皮影戲始于西漢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2011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在同學們的連連贊歎中,主持人向同學們展示了皮影戲的表演形式和皮影的制作過程。皮影戲是利用燈光将皮影投射在白布上,借助音樂和曲調唱述故事,皮影一般選用的是三至五歲的黑牛或者驢皮,通過特殊工藝處理後再進行畫稿、雕刻、上色、穿連等一系列複雜流程,最終讓皮影人物變得活靈活現。現場的同學們不禁感歎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雙雙眼睛緊盯着幕布期待表演的開始。

“咚咚锵、咚咚锵……”開幕鑼鼓聲響起,劇目《西遊記》選段一上場就得到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悟空的聰明活潑、龍騰虎躍,八戒的傻氣愚笨被惟妙惟肖地展現在幕布上,一幕幕生動的畫面引得現場笑聲不斷。皮影人物之間你來我往,嬉笑玩耍栩栩如生,各類人物色彩鮮明,似乎伸手就能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幕布後的表演者們揮舞着木棍,人物在他們手中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使得滿台生輝,高潮疊起。隔着幕布,台前同學們的全神貫注與台後表演隊的認真演繹,在中心廣場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正當同學們意猶未盡時,劇目《紅燈記》選段又緊接着開始了,“聽罷奶奶說紅燈,講革命英勇悲壯,”慷慨激昂的唱腔,一下就把同學們拉回了革命年代,先烈們英勇無畏、從容赴死的精神讓人動容。最後,皮影戲演出由傳統武打表演收尾,皮影人物色彩各異,拿上武器,在幕上飛舞,精彩得讓人移不開眼。“呼”的一聲,幕上人物消失,同學們屏氣凝神地期待,片刻後,人物登上各自的戰馬出現在幕布上,一會兒雙槍對打,一會兒縱馬飛騰,引得同學們直呼過瘾。

曲罷戲終,襄苑皮影戲第四代傳承人郝運平帶領五名表演隊成員從幕後走到台前,與在場師生進行了親切交流。同學們熱情高漲,對皮影戲人物的制作和表演充滿了好奇,紛紛提問和互動。“我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皮影戲,從皮影人物的制作與操控學起,努力推進皮影戲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郝運平不僅參與經典劇目的演出,也會結合時代背景,創作出貼近生活的現代劇目。“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包含延續,也應有革新,這樣才能讓文化真正地活起來。”話畢,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最後,同學們在表演隊老師的帶領下親自體驗了皮影的操作,同學們拿着各色皮影人物,有的仔細觀察,有的好奇地伸手去觸摸,有的認真跟着老師學習皮影的操作方法。

據悉,近日來,學校深入挖掘襄陽本地文化資源,先後邀請襄陽國寶大漆傳承人、南漳剪紙傳承人、香包傳承人等非遺傳承人來到襄陽書院,和同學們一起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得到學生的一緻好評和認可。77779193永利官网範良凱同學表示:“平時基本沒機會接觸到這些非遺,今天看了皮影戲,還親自體驗了一把,不僅學習了皮影戲的相關知識,更從中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編輯:李宦君 審核: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