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一場彙聚師生的草坪讀書會在樂樂園舉行,來自不同學院的30餘名師生相約在寬闊的草坪上,共同聞蟲鳴、嗅花香、品書韻。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中,師生們全情投入,共同交流讀書感悟,品讀經典,馥郁芬芳。

李小慧分享《文化苦旅》
“用熾熱的心煮沸這春天最後的雨,和大自然一起浪漫,訴說情懷”,8位同學接力誦讀詩歌《夢想擁有大自然的浪漫》,為讀書會拉開帷幕。
“大地默默無語,隻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來自園林院的李小惠同學以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為基點,分享了她對讀書的體會,她說:“《文化苦旅》是苦旅的終點,也是文化的起點。苦,也芬芳。”
談到自己喜歡的書籍,現場氣氛活躍。劉文斌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觀,但要深刻鑽研,我覺得我其實不會讀書。”來自文法學院的畢耕老師解答了這一問題,他從何謂書、為何讀、讀什麼、怎樣讀、如何用這五個方面闡述了讀書的方法和深意。畢老師結合中國曆史文化的豐富内涵與獨特魅力中告訴同學們關于讀書的答案。

郭明月老師分享《活着》
郭明月老師則結合餘華的《活着》和同學們聊起了書籍如何給人精神支撐。讀過這本書的何寬校談到:“初讀時,我覺得主人公的悲慘人生是自作自受,後來我才意識到,人是被他所在的環境塑造的,他的作為也是來自于周圍人的影響。而且人的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自己更好的融入這個時代。這本書給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本警示錄。”郭老師補充道:“書籍讓我們找到未知的自己,也找到知己。我會在每次課程結束後對我的學生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書籍給我們的力量讓我感恩自己的生活。”

李澤巍分享沈從文的故事
除了對書籍的探讨,大家也關注到了書籍背後作者的故事。水産學院李澤巍向在場同學分享了沈從文先生的生平,那些美好的文字背後是沈從文對妻子張兆和的愛,而對于雜文物的研究則來自于他後半生在與古衣漆器為伴的慘淡人生。最後,李澤巍向大家推薦了《湘行散記》,“那種自然細膩的鄉土情懷我很少在男性作家的散文裡讀到,就像蕭紅的呼蘭河,李娟的阿勒泰,這一切離不開沈從文先生的生平經曆。”

徐豔松老師分享《我們最幸福》
徐豔松老師則分享了大冰的《我們最幸福》,徐老師最看重的是書籍帶給他的“另一種生活”,作者充滿意外和驚喜的人生是令人向往的,他在博士期間也曾經多次向往這樣的浪漫的生活,書籍給予他驚喜,而回首當下,才感受到平凡也是幸福。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了分享,外國語學院呂繁錦則推薦了英文書籍《呼嘯山莊》,書中通過不同主角叙述視角的切換,達成時空交錯的效果,值得學習鑒賞;生科院何綿磊推薦了戰勝抑郁的《正午之魔》,書中豐富的案例為每一個人提供精神食糧;我院笪玮婧談到了《我與地壇》,審視自己有健全肢體的情況下,更應有頑強的精神,正所謂“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懦,進取壓倒苟安”。
書可以傳遞知識,也可以共情感受,兩個多小時的讀書會在大家熱烈的讨論中結束,老師同學們暢所欲言,大膽表達。以書會友,在分享中體會心靈和思想的碰撞。
據悉,我院圍繞今年獅山讀書節主題“大地的芬芳”,聚焦“人與自然”,在樂樂園、林中路、南湖邊等親近自然的地方策劃系列讀書活動,帶領師生在蘊含智慧芬芳的自然意境中,跟随習近平總書記的書單一起品讀經典、感悟經典,深刻感受大地萬物升騰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