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由理學院聯合書畫協會共同發起組織的“銅紙銀墨寫獅山——‘發現·學科之美’學術社區活動在逸夫樓B221舉行。揮毫之間,氣韻盡現,現場來自不同學院的30多名本研在一張張小小的銅箔上刻畫出了最樸素真摯的美好向往,共同在親手打磨、書寫繪畫中沉浸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與基礎化學科學相互碰撞所迸發的魅力。
“書法是中華民族獨創的一門藝術,是中國璀璨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中國哲學、東方文化與華夏民族精神氣質的象征”,活動一開始,徐紫薇向參加活動的同學們介紹了書法文化與國畫藝術的起源、發展曆史、形式分類、代表作家及藝術審美。“作為一名化學系研究生,我深知化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對社會生活和時代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希望通過将專業科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來加強學科交叉、文化融合,帶領大家感受化學科學的魅力”,活動現場,徐紫薇從銅箔選擇、打磨手法、書繪技巧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銅箔手工藝品的制作技法,現場創作的隽逸秀麗的書法畫作,引發現場陣陣驚呼贊歎。
在活動體驗環節,活動策劃人、2020級化學系碩士研究生吳瑾細心講解了實驗原理和注意事項,即利用銅箔中的銅單質與硝酸銀溶液中的銀離子之間的置換反應來實現書寫繪制。工作人員有序分配銅箔材料和打磨書繪工具後,同學們便迫不及待地進行剪裁、打磨和繪制,一邊精心構思畫面一邊交流創作技巧,都希望把心之所向在這一刻記錄成永恒,沉浸在心裡的詩情畫意中時,時間仿佛也不忍打擾。稍一會兒,“祈願祝福”“冰墩墩”“線條畫”等圖案就躍然紙上。
對化學有着濃厚興趣并做了多個銅箔手工藝品的研植2108班研究生劉鑫澤說:“我本科時期就對化學學科特别感興趣,這是第一次參加既能體驗化學實驗還能制作手工藝品的活動,感覺很新奇。我今天書寫了‘華農’‘康’‘順’幾個字,還繪制了展現農學院校特色的葉子,打算送給課題組的同學,也讓他們共同感受科學和藝術融合的美。”園林2021級研究生王滇說:“我很喜歡參加一些具有新鮮體驗感的活動,今天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化學世界的奇妙,還收獲了自己親手制作的獎牌和徽章,感覺非常滿足和充實。”
作為活動策劃人,徐紫薇感慨說:“作為一名化學系研究生,我深知化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對社會生活和時代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希望通過将專業科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來加強學科交叉、文化融合,帶領大家感受化學科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