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廖英飛)為進一步推進專業課程建設,提升課程整體質量,11月24日下午,理學院在逸夫樓B212會議室召開了課程建設研讨會,會議圍繞研究生培養條件建設項目與本學期教學情況展開。理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研究生院培養處陳曦老師出席了會議,理學院研究生培養教研教改項目負責人和本學期全體研究生課程授課教師參加交流,會議由沈婧芳副院長主持。
沈婧芳副院長首先通報了本學期研究生教學運行的基本情況和 2022級研究生期中教學檢查反饋意見報告。本次交流研讨會既是響應教師們對課程建設工作實際需求,推進研究生培養項目的建設,也是為下一步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做好準備。通過廣泛研讨,深入理解一流課程建設的内涵,明确學科課程建設的目标和要求,凝練特色,起好示範帶頭作用,為學校進一步提高課程建設水平、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會上,吳園、韓群老師分享了課程思政案例,圍繞學術誠信、辯證思維、職業道德等,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綜合素養。張四蘭老師在備課中,深入學習國内外線上慕課,通過一次次教學實踐,不斷豐富和拓展代數學的結構和内容。宋朝紅老師注重全方位鍛煉研究生的動手能力,指導研究生進行學術創新,榮獲湖北省研究生市場調研大賽一等獎。徐勝臻老師在研究生課堂中充分利用雨課堂開展師生互動,有效提升課堂活躍度。馬濟美老師針對學生不會提問以及如何調動研究生思考的積極性,探索了研究型導向教學模式。楊亞梅老師在課程教學中完善每一個教學細節,對全英文課後習題進行了講解與拓展。曹春雲、汪佩老師提出,研究生課程難度系數大,授課對象數學基礎不盡相同,對授課對象的分析、教材的選擇與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侯志敏、李帥老師共同為工學院開設《高等工程數學》,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有限的學時内精講每一個重要數學方法;李偉夫老師在講授《應用回歸分析》中,用大量實際案例提升研究生的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學術道德與科技寫作》主講教師葉建鋒提出全英文課程建設過程中,針對學生不會用英文寫文章、英文授課接受度不高等教學痛點、難點,與各位老師開展讨論。學科核心課程《儀器分析》主講教師李勝清也提出,教學内容的選擇和教學實施的保障機制是課程教學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研究生課程培養建設過程中需及時做好教學反思工作。
塗俊才書記作總結,課程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在人才培養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抓好課程建設,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是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支撐。一是研究生課程要和本科課程做好銜接,體現出研究生課程的深度和高階性,從形式上和内容都要有系統性、創新性和飽和度;二是通過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要強化案例教學,加強案例庫建設。要理性看待課程學時改革,課堂要“留白”,統籌好課内與課外,分清哪些是課堂内引導,哪些是課堂外探索;三是要分析學情,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學習狀況,要開展探究式的學習,個性化的培養。
審核:沈婧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