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下午,理學院在逸夫樓學術報告廳召開青年教師素質提升交流會暨教師節座談會,就“青年教師如何做好教學和科研”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柯雲、全國首屆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原弘副教授參加座談,為青年教師指點迷津。理學院近四年引進的青年教師、系主任、學院黨政負責人參加交流。
柯雲介紹了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情況及未來發展思路,強調重點實驗室的發展提升,需要加強與化學、物理和信息等基礎學科的交叉融合,鼓勵基礎理科的青年老師積極與實驗室的四個研究方向、八個科研團隊等相關研究領域結合、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平台建設與發展,充分利用好學校現有資源平台,定好位、起好步,做好謀劃,找到自己科學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讓基礎理科在華農的土壤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實現雙向受益、共同發展。柯雲還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曆和重點實驗室的部分優秀拔尖人才成長經曆,分享了青年教師如何做好科研的心得與體會。
原弘則與青年教師分享了如何過好教學第一關的經驗。他認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須立大志,将教書育人作為一項終身事業來對待。一要“讀”,讀教材、讀教參,以達到棄用有據;讀社科書,以增加課堂趣味性;讀教學理論書,以提升學生思想素質。二要“聽”,聽有豐富教學經驗老教師的課,學優點;聽青年老師、同事的課,找自身缺點;聽不同學科的課,找創新點。三要“思考”,苦練内功,融會貫通。他鼓勵青年教師有機會一定要積極參加講課競賽,準備競賽的過程中,能得到名師指點幫助和批判性建議,錘煉自己、提升自己。
互動交流中,大家紛紛表達了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希望能更進一步了解并深入開展與學校優勢學科、創新團隊和優秀人才的交流,正确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早謀劃、早準備、定好位、起好步,少走彎路。
理學院黨委書記李金發在總結中表示,要在全院上下大力營造“重教尚研”的氛圍,積極創造條件為青年教師發展搭建平台,并希望青年教師能牢記教書育人的職責,在教學上做到精益求精,把教學當成一門藝術來追求;在科研上做到和而不同,入主流、創特色,認真凝練方向,主動融入團隊,苦練内功、持之以恒,用愛與責任在教學和科研的道路上争做品行之師、學問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