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庫尼杜孜)為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我院輔導員們組織二十餘名同學于11月7日下午3點在青年湖湖心亭開展“華農撿秋—造紙藝術與手工之樂”活動。
在陽光的輕撫下,青年湖的湖面波光粼粼,湖心亭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其中。活動伊始,兩位輔導員細緻地為同學們講解了造紙的曆史淵源、工藝技巧以及活動的流程和意義。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聆聽,眼神中充滿了對即将開始的手工之旅的憧憬。
講解完畢,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投入造紙實踐中。他們将廢碎紙在容器中浸泡,待其變軟後,用工具攪拌成均勻紙漿。随後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紙漿均勻地鋪在濾網模具上,将色彩斑斓的落葉擺放其上。同學們巧妙布局,有的排列成美麗的圖案,有的則随意散落,營造出自然的美感。随後用工具輕輕壓實,力求讓每一片葉子的形狀和紋理都能完美地在紙張上呈現。最後平穩地将多餘的水分瀝幹,讓紙漿初步定型。 制作過程中,同學們相互交流心得,分享技巧。有的同學為了讓紙張更具創意,嘗試将不同顔色、形狀的葉子組合搭配;有的同學則專注于細節,力求讓紙張的質地更加均勻光滑。
歡聲笑語在湖心亭中回蕩,同學們沉浸在創作的喜悅中。一位同學興奮地說:“這種造紙方式把廢舊紙張和秘天落葉結合,像創造藝術品,太有趣了。”
經過耐心的等待,一張張獨具特色的紙張終于成型。有的紙張上,葉子排列如詩如畫;有的則因色彩和形态的巧妙融合而顯得别具一格。承載着同學們的創意和環保實踐。
活動接近尾聲,同學們驕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每一張紙都仿佛訴說着一個獨特的故事。兩位輔導員對同學們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鼓勵大家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保持這種創新和探索的精神。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不僅體驗到手工樂趣、對中華傳統造紙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是培養了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相信此次活動,會成為同學們大學生活中一段璀璨的回憶。
(編輯:周源傑 審核: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