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強曉雨)第十四屆教職工羽毛球賽已落下帷幕,各學院部門老師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的同時,也不忘科研教學。理學院作為基礎學科教學承擔的主要學院之一,老師們在積極參與比賽的同時心系教學科研,在球場内外發生了許多感人故事。
李雪剛老師1993年畢業來到理學院,在将近三十年的工作生活中,李老師一直都在堅持打羽毛球。作為學院羽毛球隊男子雙打的中堅力量,李老師在周末仍有重修班教學任務的情況下積極參賽。比賽中途,動醫22級同學來到比賽現場向李老師提問,為了不讓同學們耽誤上課進度,除了線上課程群内答疑,李老師堅持與同學們當面解疑答惑,李老師說:“同學們對于知識的渴望,我們作為老師,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認真地回答同學的每一個問題。”
開設“鋒哥有約”答疑欄目,堅持義務輔導學生20年的陳華鋒老師在期中考試前更是兼顧答疑課程和體育運動兩不誤,在下午三點半打完自己的場次後匆匆趕到教學樓為同學們答疑。而後又回到球場,參與到接下來的比賽。陳老師對此腼腆一笑:“這不是應該的嗎?雖然時間有點趕但是這兩邊都很重要,同學們的學業和學院的榮譽,都要努力争取。”體育比賽和教學齊頭并進,即使辛苦但陳老師也覺得值得,一句簡單的回答更是承載了陳老師對教學的嚴謹态度和對運動的熱愛。
除了在球場内外堅持教學的李雪剛老師與陳華鋒老師,還有在賽場休息室争分奪秒撰寫科研項目申報書的羅豔珠老師,由于項目申報這周日中午就得提交,羅老師在比賽的前一夜寫項目書到淩晨四點,但第二天仍準時來到球場參加比賽;以及衆多忙于科研的老師們,在科研的間隙積極參與到每一次訓練,每一場比賽都不退縮。為了理學榮譽,把辦公室搬到球場休息室,随時準備參加比賽,這就是理學精神,任何時候都不放棄,都要盡力做得更好!
馬忠華老師在場上身形矯健,步伐有力,轉體揮拍一氣呵成。為了能參加比賽,馬老師周六上午把剛做完手術的媽媽接回家之後,就立即趕到球場。馬老師接受采訪中說:“我們是一個集體,既然參加,就打好每一場比賽,無關乎名次這是對對手的尊重,也是對比賽的尊重。”
徐勝臻老師作為工會文體委員,他表示此次比賽離不開老師們積極參與,特别是新入職的老師們都積極參與平時的訓練,比賽時也認真在一旁學習,也離不開學院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學院黨委書記塗俊才在比賽過程中一直陪伴着隊員,鼓勵老師,為場上的隊員加油喝彩。塗俊才說:“理學精神,就是奮力拼搏,永不放棄。”
理學院副院長、工會主席曹敏惠表示,往年作為隊員,隻是參與比賽,而今年作為工會主席又作為隊員,發現了很多老師們的閃光點,老師們永不放棄、奮力拼搏的精神,帶傷上場展現了理學人的風采,許多同學們自發來到球場組成啦啦隊為老師們加油喝彩,為比賽注入了活力。曹老師講到:“無體育不獅山,無體育不青春。無論輸赢,我們都要尊重對手,老師要以身示範,讓同學們也熱愛運動,參與到運動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編輯:周源傑 審核: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