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沙旭楠 樊啟沛)近日,我院學生會文藝部于校内倍閱書店内舉辦非遺技藝“掐絲琺琅”體驗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希望學生了解傳統的非遺記憶,弘揚傳統文化為參與活動的學生帶來一次别樣的活動體驗。
活動伊始,應化2201班沙旭楠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掐絲琺琅的曆史淵源與制作工藝。他手持精美的景泰藍瓷器樣品,生動地講解道:“掐絲琺琅又名銅胎掐絲琺琅,其制作技藝精湛複雜,承載着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是中華民族傳統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我們眼前的傳統景泰藍瓷器,便是通過掐絲法精心制作而成。”

在同學們充滿好奇與期待的目光中,工作人員為每位同學分發了制作工具和材料,包括銅絲、琺琅顔料、鑷子、膠水等。學生們首先小心翼翼地拿起鑷子,嘗試将纖細的銅絲按照設計圖案掐出形狀,這一過程需要高度的專注和耐心,稍有不慎,銅絲就可能彎曲或折斷。随後,用膠水将掐好的銅絲固定在底闆上,勾勒出精美的輪廓。在調制顔料環節,學生們嚴格按照比例将各種顔料混合,不斷攪拌,觀察顔色的變化,力求調出理想的色彩。接着,用畫筆仔細地将顔料填充進銅絲圍成的圖案内,這一步驟考驗着學生們對色彩的把控和塗抹的技巧。
“之前隻是覺得掐絲琺琅工藝品非常好看,看過手藝人直播。”參與學生應化2201班劉仁鈔分享了他的體驗感受,“上手之後發現還是挺難的,調制顔料之類的工序都比較不容易,需要很多耐心。整體下來也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雖然有點困難,但還是沉浸其中。”參與同學徐宇淇也對活動的趣味表示了認可,“掐絲琺琅需要耐心,如果有更多工具會比較好。”

本次活動中,學生們親身接觸、了解了掐絲琺琅傳統技藝,對非遺文化在校園中的傳播弘揚起到了積極影響,培養了學生們的藝術鑒賞與動手能力。這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的體驗,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掐絲琺琅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以精美的造型、獨特的色彩和細膩的工藝,展現了中華民族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編輯:周源傑 審核: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