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聞網訊(通訊員 石玉)9月9日下午,教師節前夕,校黨委書記高翅一行來到“祝鑫工作室”,親切慰問“鑫巴同學”師生團隊,調研指導工作室建設。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負責人陪同調研。

高翅與“祝鑫工作室”成員面對面交流(祝鑫 供圖)
高翅首先對團隊利用直播、短視頻等網絡形式,助力建始縣農産品銷售,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表示肯定,對大家主動走在前面、自覺創新實踐的舉動表示贊賞。他指出,青年師生用網絡助農的形式下鄉開展社會實踐,是利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殷殷囑托的生動實踐。高翅談到,長期以來,“祝鑫工作室”大膽嘗試、持續探索,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大學生網上網下融合空間,創新實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率先邁出了融入互聯網的第一步,發揮了“領頭羊”的示範作用,特别是近期團隊在短視頻作品編創和短視頻“微”傳播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今後要不斷帶動更多師生共同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效果。
高翅強調,随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已經成為“00後”大學生獲取信息、學習工作、社交溝通、娛樂休閑等的主要渠道,要充分認識網絡育人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緊跟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緊貼師生思想行為實際,主動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一是堅守“品”,善用互聯網思維。高翅指出,互聯網時代要有互聯網的思維,沒有互聯網思維就是沒有這個時代的思維,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思維在高等教育、大學生思政教育等領域的廣泛運用,并一如既往将“品”字貫穿其中。他強調,大學生助農直播建設要體現大學特有的“品”,要積極将科技、文化、曆史、藝術等元素融入直播間,讓直播間充滿“文化味”和“學術氣”,引導大學生主播不但能把産品講“透”,還能把知識講“活”,讓觀衆既能買到優質農産品,又能在直播間裡增長見識、拓展視野、享受生活。
二是要突出“微”,創新短視頻傳播。高翅指出,當前人們獲取和傳播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從文字到圖像,從系統化到碎片化,更直觀、更聚焦的輕量化傳播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睐。要積極創新實踐短視頻傳播方式,善于圍繞一個“信息點”,用“小”“微”的體量,打造受衆關注度更高、傳播範圍更廣的短視頻精品。要自覺提升短視頻創作質量,小到視頻配字的字體、字号,大到視頻創作的思路、框架,都需要精益求精、力求上乘,充分發揮短視頻傳播重要作用,展現學校辦學實力,提升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三是要聚焦“效”,提升育人新技能。高翅強調,要自覺提升運用互聯網思維開展工作的能力,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創新,要深入了解互聯網去中心化、開放性、互動性、即時性等特征,結合工作實際,運用互聯網這一“最大變量”,及時掌握“00後”大學生思想動态,有效解決育人工作中的難點痛點,創新拓展育人新方法新路徑,從而撬動育人效果“增量”,提升師生幸福“增量”,共同為更人文、更開放、更自在的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最後,高翅向大家送上了節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
審核:塗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