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丁聰)2023年12月5日下午,物理化學課程組期中教育教學檢查會在逸夫樓 B221會議室召開,物理化學課程組全體教師參加了本學期期中教學檢查工作座談會。會議由教研室主任楊子欣老師主持。
會議結合物理化學相關課程實踐和考核方式,讨論“非标準答案考試”這一學業評價改革方案對人才培養的價值影響,并着重對“用非标試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讨。
會議首先組織各位老師一起學習了四川大學近幾年在“以非标準答案試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所做的引領性創新舉措:以非标試題為抓手,引導學生進行全過程自主探索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境界、提升學生創新視野和能力,旨在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充分體現了“教育并不是注入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的本質内涵。
随後,各位老師也針對自己所負責的物理化學相關課程,發表了對于在考核中引入非标試題的看法和舉措。張東方老師表示,在本學期結構化學課程的期中考試中設計了一道開放性的試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學的結構化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并且無标準化答案,學生可以在較大範圍内自由探索,從而可以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也促進了學生們多元化思維方式的發展,對于課程的學習和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都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顧江江老師提到,非标試題的引入能讓學生綜合利用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課程知識、方法、經驗等回答問題,設計解決方案或者解釋自然現象,并給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預留恰當的思考空間,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李子龍老師提到,非标試題是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師生要逐漸接受這種考核方式。但改革切忌倉促上馬、欲速不達,或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視内容。李老師建議首先要端正勇于探索的實踐态度,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不斷疊代升級,最終目的是讓真正具有創新思維、懂得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在考試中脫穎而出。并且試題的關聯性、綜合性、時效性理應成為判斷其質量的重要依據。
最後楊子欣老師總結道,大家對于非标試題要懷着積極接納的态度,考試的改革将會必然會帶動課堂的改革,不能僅僅在考試中體現這種開放性的思維模式,在平時的課堂提問、讨論和過程考核環節也要逐漸向非标類題型進行靠攏,提高課程内容的“兩性一度”,讓學生能逐漸适應非标試題的推廣和改革。
參加會議的老師們表示,采用非标準答案考試的方式,有助于形成積極競争的學習氛圍,可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點向面的發展,同時也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和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和素養,通過授之以漁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改進學習方法,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

(編輯:廖英飛 審核:曹敏惠)